(網經社訊)互聯(lián)網時代,分銷成為企業(yè)降低成本、拓展用戶、提升業(yè)績的重要商業(yè)手段。在分銷模式越來越常見的同時,多級分銷的合法性問題也迎來了巨大爭議。針對許多企業(yè)運用的三級分銷模式,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,“三級分銷”到底是不是傳銷?
閱讀指南
1.什么是三級分銷?
2.如何認定分銷層級?
3.三級分銷是傳銷嗎?
01
什么是三級分銷?
分銷是商業(yè)市場中一種營銷裂變模式的通稱。三級分銷是指品牌商在銷售過程中發(fā)展下級分銷商,每一級分銷商都可以發(fā)展下級分銷商,在分銷層級中,下屬分銷商產生消費行為時,其上邊的層級推薦者可以自動獲取一定比例的分銷傭金提成,但以三級為限,分銷商只能獲取三級以內所得的傭金,超過三級的部分不能獲得傭金。
02
如何認定分銷層級?
目前對于分銷中層級的認定方式,傳銷行政案件與傳銷刑事案件有所不同。小編在梳理眾多觀點后,總結出以下幾種常見的認定方式:
1.企業(yè)計入層級,消費者不計入層級
在傳銷刑事案件中,層級的計算方法依據2013年最高法、最高檢、公安部頒布的《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》。
本意見所稱“以上”、“以內”,包括本數。
本意見所稱“層級”和“級”,系指組織者、領導者與參與傳銷活動人員之間的上下線關系層次,而非組織者、領導者在傳銷組織中的身份等級。
對傳銷組織內部人數和層級數的計算,以及對組織者、領導者直接或者間接發(fā)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人數和層級數的計算,包括組織、領導本人及其本層級在內。
根據該條規(guī)定,在傳銷刑事案件中,企業(yè)算一個層級,在中間的各層級按上、下線關系計算層級,消費者不計入層級。
2.企業(yè)和消費者均不計入層級
傳銷行政案件對層級的認定與傳銷刑事案件不同。1997年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《傳銷管理辦法》第二條,對多層次傳銷和單層次傳銷作出了定義。
多層次傳銷是指生產企業(yè)不通過店鋪銷售,而通過發(fā)展兩個層次以上的傳銷員,并由傳銷員將本企業(yè)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的一種經營方式。
單層次傳銷是指生產企業(yè)不通過店鋪銷售,而通過發(fā)展一個層次的傳銷員,并由傳銷員將本企業(yè)的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的一種經營方式。
根據以上規(guī)定,可以看出傳銷的“層次”指的是傳銷員的層次,在計算分銷層級時,企業(yè)和消費者均不計入層級。雖然目前該《辦法》已經失效,但根據現(xiàn)行的《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》,在傳銷行政案件中,這種層級計算方式仍被沿用。
3.其他認定方式
除了上述兩種認定方式外,有觀點認為,在計算分銷層級時,企業(yè)和消費者都應計入層級。
還有一種觀點在計算分銷層級時,選擇不將企業(yè)計入層級,而將終端消費者計入層級。
上述兩種觀點為部分市場人員的看法,由于缺少法律依據,所以無論是在傳銷行政案件還是傳銷刑事案件中,都很少被采用。
03
三級分銷是傳銷嗎?
有觀點指出,三級分銷不是傳銷,發(fā)展下線會員達到三級以上才是傳銷,其實這種說法并不嚴謹。
根據《禁止傳銷條例》,傳銷包含三大要件,一是入門費,而且現(xiàn)實中一般都是高額入門費;二是發(fā)展下線,并形成層級關系,即我們所說的拉人頭;三是以直接或間接發(fā)展的人員數量、銷售業(yè)績來計算報酬,即團隊計酬。其中并沒有將“三級”或“三級以上”作為判定傳銷的要件。因此只要商業(yè)活動符合“入門費”“拉人頭”“團隊計酬”中的任意一個傳銷要件,即使組織層級是三級,甚至只有兩級,也可能被判定為傳銷違法行為,受到行政處罰。
之所以很多人對于傳銷的層級數量十分糾結,是受到2013年頒布的《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》影響。其實,《意見》中明確規(guī)定,“···傳銷組織,其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,應當對組織者、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”。
據此,發(fā)展會員層級達到三級以上是構成組織領導傳銷刑事犯罪的必要條件,當商業(yè)活動符合傳銷構成,而層級又達到三層以上的,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?!缎谭ā返诙俣臈l之一規(guī)定,組織、領導傳銷活動罪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罰金;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。
因此,為避免輕易被認定為涉嫌傳銷,如果團隊采取了多級分銷模式,應當取消入會門檻,不以發(fā)展下線的人數作為計酬依據。此外,還需注意產品質量、宣傳等問題。